Banner
在为学为事为人中传道授业开拓创新

在为学为事为人中传道授业开拓创新

时间: 2024-03-04 14:38:55 |   作者: 极速nba直播体育直播吧

产品详情

  

  日前,教育部发布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名单,我省有6个教师团队入围。这些团队教师立德修身,潜心治学,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他们在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和团队建设上开拓创新,为服务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最近一段时间,王洪杰教授带着团队教师和学生们,穿梭在雄安新区光淀张庄附近的一片苇地,开展白洋淀生态质量监测样地布设和生态质量地面监测工作。芦苇高且密集,没有道路,地表湿黏,蚊虫也很多,他们只能戴着帷帽,穿着雨鞋,背着线轴、铁锹、样品箱等工具,边“全副武装”搜索前进,边进行样品采集。

  “这里的每一株植物、每一片淀水,甚至环境中的微生物都是学生的生动课堂。”作为河北大学白洋淀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教师团队的主要成员,王洪杰和30余名教师、100多名学生几乎常年驻守在白洋淀。

  把课堂搬到村头淀边,把科研融入荷塘苇田。他们的足迹遍布白洋淀,采集生态环境样品5千余次,分析指标8万余项次,真正把论文写在雄安大地上。

  “这样的人才教育培训和教学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相关知识技能,还锻炼了他们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很多学生受到央企等青睐,毕业后顺利被央企录用。”王洪杰说。

  前几天,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教师团队的带头人王道远教授,刚刚带领团队教师和学生帮企业完成了金良河大桥拆除项目工程。

  “从7月开始,我们吃住在工地,通过大量监测,用非爆破式的安全拆除方案,帮企业节约了大量成本。”王道远说,高职院校的人才教育培训方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团队以项目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学、在工程第一线学,将学生课堂搬到工地现场,提升师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帮企业解决生产一线应用技术难题。

  近年来,他们团队的足迹遍布云贵川、陕甘宁等地,围绕道路、桥梁和隧道工程建设进行技术攻关和工程应用。王道远说,现在专业群有1.6万名毕业生活跃在公路、桥梁、隧道的建设工地,守护着工程的运维安全。

  华北理工大学钢铁冶金全流程技术协同创新教师团队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为理念,注重科技与人才成果双产出。团队学科方向分布在冶金全流程各个节点,从选矿到高端钢铁材料等多点位服务社会。

  10月6日,团队主要成员、华北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许莹教授到承德钒钛新材料有限公司了解企业的生产瓶颈和研发需求。许莹介绍,深入各企业了解行业发展难题和前沿需求,是团队的传统。目前团队与唐钢、承钢、邯钢等企业有着紧密合作,助力企业攻克关键共性技术难题,服务钢铁工业发展战略。

  “国家重大发展需求是我们科研攻关的方向。”许莹说,团队发明了高锰钢辙叉与高碳钢钢轨异质焊接技术、系列纳米贝氏体新钢种和热加工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有关技术成果在铁路行业公司实现广泛工业化应用,有关技术成果产品出口美国、丹麦、澳大利亚、韩国等20多个国家。

  石家庄铁道大学“铁兵铸魂,为国筑道”交通工程装备教师团队,聚焦车辆、工程机械等重大装备的关键理论和技术开展研究,发扬传承铁道兵敢打硬仗、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扎根教学科研一线年,与国家交通发展同频共振。

  优化设计陇海线C/D电力机车,承担中车“弓系”碳纤维轻量化转向架的振动测试和线路试验,搭建盾构机的安全监测与诊断平台……从提速机车、高速列车、城轨列车到地铁建设,该团队长时间坚持服务各类机车研发和高铁建设,解决急难险重技术难题,保障交通工程安全,持续为行业、区域提供科技智力支撑。

  “在团队的带领下,我坚持面向行业发展实际的需求做科研。”小组成员、青年教师李鹤飞说,他进入团队后,就被小组成员对科研创新的坚守与执着所感染,引导他全身心沉浸在科研中。

  “我博士毕业留校时,法医学只是基础医学院下的一个小教研室,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慢慢发展为法医学系、法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法医学教师团队主要成员、法医学院常务副院长李淑瑾教授说,这样的发展离不开老一辈教师对法医事业的执着与追求。

  “老师们还教我们如何为人为事、潜心科研。”李淑瑾介绍,现在新进教师首先要跟随高层次教师进行科研和教学学习,从科研方向、标书撰写,到教学试讲等方方面面都要学习。另外,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要到公安系统学习,跟随案件出现场,进行实践与理论的融合教学。

  这些青年教师的培养措施,提升了团队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现在该团队成为中国唯一拥有院士的法医学专业团队,唯一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领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团队……一项项沉甸甸的成绩背后,凝结着河北医科大学法医学教师团队上下求索、勇毅前行的努力。

  赵建军成为长江学者、“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马卫、范晓飞等成长为国家优青、省级特聘教授,陈雪平、顾爱侠等获河北省教学名师、河北省师德标兵称号……历经36年创新和发展,河北农业大学蔬菜遗传育种教师小组成员都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团队中,既有教学能力强的,也有科研能力强的,也有两者兼有的;有人沉稳内敛,有人外向张扬,工作分工上要有区别。我的任务就是让每位成员都能在团队中发挥其独特价值。”团队带头人、河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申书兴说。

  申书兴还在担任河北农业大学教务处处长时,发现正在荷兰瓦赫宁根大学读博的赵建军跟自己研究领域相似,便常常在电话上邮件里讨论科研问题。

  如今已是河北农业大学副校长的赵建军回忆,留学期间他已经加入了团队。毕业后,他放弃荷兰优越条件毅然回国,聚焦种业振兴和重大基础问题,合力勇攀科研高峰。

  这样老带新的例子还有很多。2022年,小组成员马卫教授主持申报的“大白菜叶球发育生物学”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而这一个项目的取得与团队支持息息相关,马卫说,当时仅申报材料就改了整整18稿,从标点符号到行文逻辑,都有团队老师的帮助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