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世界的协同创新之梦
时间: 2024-07-21 02:39:03 | 作者: 极速nba直播体育直播吧
我国已经是一个“纳米大国”,但还谈不上“纳米强国”,实现从“大”到“强”的跨越,值得每一个科研工作者为之努力。
在英文中,“纳米”一词被翻译为“nanometer”,其中字首“nano”在希腊文中的原意为“侏儒”。由此,纳米的微小程度便可见一斑。作为长度单位,单个纳米的长度仅相当于原子直径的4倍,比细菌长度还要短。但这个人类难以察觉的微小“侏儒”,却蕴涵着改变世界的力量。
据了解,纳米技术已和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一起,被称为21世纪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三大支柱。正是看到了纳米技术的重要驱动作用,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相继制定了国家级的纳米发展的策略和计划。2001年,我国科技部出台《国家纳米科技发展纲要》,精确指出“要围绕国家发展目标对我国的纳米科技发展进行战略部署”。
然而,作为交叉性很强的学科,纳米科学的发展需要多领域、多学科的交叉协同。好在对此国内相关单位已开始努力,此次入选教育部“协同创新名单”的“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协同创新中心)便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协同创新中心位于历史名城苏州,是以苏州大学为牵头单位,以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为主要协同伙伴,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等20余家单位发起成立的。在记者的采访中,对于为何成立这样一个创新中心,苏州大学主管此项工作的副校长路建美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重视纳米科学技术研究的国家之一。在技术水平上我们也不落后于发达国家。2009年,我国发表纳米科技论文总量首次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论文总被引频次位于世界第二。”路建美说。
但在另一方面,我国纳米产业化工作却相对滞后。“我们大家都希望把一些资源很好地加以协同,通过技术层面创新,使我国纳米技术在创新产业化方面也能走到世界前列。”他表示。
应该说,路建美的这番话有一定“底气”,因为协同创新中心的成立的确有着很强的技术和政策支撑。
据了解,协同创新中心坐落于苏州工业园区,该园区也是我国唯一在政府层面将纳米技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区域。而苏州大学和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等单位,也已经在纳米领域钻研多年。
事实上,早在2011年5月,由园区与苏州大学共建的苏州纳米研究院便已经成立,并开始实体化运行。一年之后,该研究院也正式增挂了“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的牌子。
“纳米科技的许多前沿问题,不是一个高校的力量所能解决的,我们应该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开发中试规模化生产完整的创新创业发展链条。”路建美说。
每一个协同创新中心都有针对自身设置的协同创新模式,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也不例外。在采访中,路建美表示,他们的模式可以概括为:“政府搭台、高校唱戏、需求导向、一院多制、人才特区、企业牵引。”
“具体来说,便是地方政府提供全产业链环节政策支持和全要素支持,高校提供技术团队、科研平台、人才教育培训以及学科支撑等,中心围绕需求,重点突破工程化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同时,各单位针对需求特点,因地制宜采用合作机制,高校以及政府对体制机制改革作充分授权,并提供人才考核特区。企业则负责牵引项目组织过程,提供资金、人员、工程化场地。”路建美说,也正是围绕着这样的创新模式,协同创新中心制定了一套有明确的目的性的体制机制。
比如,协同创新中心建立了专门的协调理事会,并使之成为最高的决策机构。在此之下,设有学科教学、科研创新、产业促进等多个委员会。而在具体政策上,中心也建立了一整套适合自身发展的人事管理和人才引进机制。
以岗位设置特区机制为例,该机制以任务为牵引,在“流动不调动,编制仍归属原单位”的基础上实施统一聘用、统一薪酬、统一考评。设定了科研为主岗、教学科研岗、教学为主岗、公共服务岗等不同岗位,以及不同岗位聘用办法、薪酬体系、考核标准,并制订了人才流动和退出机制,建立全职人员、兼职人员两大聘用体系。保证了整个中心人员的合理分配。
据统计,截至目前,协同创新中心(苏州纳米研究院)已获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实验室(平台)7个,国家级基地9个。并获得上级科研项目250多项,其中近3年牵头国家“973”计划、“863”重大计划、支撑计划等重点项目49项。
“这些成绩已逝去,我们大家都希望通过此次2011计划的实施,我们大家可以在纳米科研领域有新的突破。”路建美说。
事实上,对于经过4年国家专项支持后,对于协同创新中心能够产生怎样的实效,中心的建设者是有一定预期的。
在采访中,路建美表示,他们力争经过4年的努力,使协同创新中心形成完善的人才、学科、科研、产业四位一体融合的体制机制,成为国内纳米技术专业化领域高起点、高水平、有特色的新型创新型和应用型学院,以及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纳米技术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导向型人才教育培训中心。
“我们希望有机会能够为把苏州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国内发展水平最高、国际一流的纳米技术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产业化高地提供强有力支撑。”与此同时,路建美也表示,中国的纳米人更需要看到纳米技术对国家未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及国防安全具备极其重大意义,“我国已经是一个纳米大国,但还谈不上纳米强国,实现从大到强的跨越,值得每一个科研工作者为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