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安徽第一权力家族”之杨哲信覆灭记

“安徽第一权力家族”之杨哲信覆灭记

时间: 2025-03-18 03:00:09 |   作者: 极速直播吧官网下载

新闻详情

  

  一个平平无奇的货车司机,如何逆袭成组织部长?除了加入考公大军卷到白发苍苍之外,还有一条快速实现目标的捷径:拥有一个嫁给高官的姐姐。

  “安徽第一权力家族”的成员杨哲信,就是个靠姐姐扶起来的“幸运儿”。他本是一名普通的货车司机,却在没有一点相关工作经历的情况下,成为了砀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

  此后,他在短短的四年里连跳三级,从灵壁县委常委干到组织部长,最后坐上了宿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的宝座。

  任职期间,杨哲信充分的发挥家族的“优良传统”,大肆卖官鬻爵。据统计,他受贿228次,“卖出”69个官位。靠着卖官,他甚至跻身百万富翁之列。

  我们常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所谓的安徽第一权力家族,就是这里面的典型。这里的“得道之人”,指的是王昭耀,而“鸡犬”,自然就是包括了杨哲信的杨家人。

  王昭耀是山东梁山人,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了砀山县园艺场,后被水利局看中,得以在官场上大展身手。

  王昭耀能力强,表达能力优秀,无论是工作上的能力还是作报告的水平都是一等一的强。在能力的加持下,王昭耀一路高升。

  二十二年的时间里,他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从砀山县水利局副局长,升级成安徽省政府副省长、安徽省委副书记,走到权力巅峰。

  一个有能力的人,花二十多年的时间成为副部级高官,这才是常规剧本。如果王昭耀继续将清廉干实事的品格保持下去,安稳退休,有个幸福平静的晚年是能够保证的。

  杨哲信就没有哥哥这么有出息了。他没有学历,就考了个驾照,靠着开货车,给别人拉货赚钱,虽然辛苦,但收入还行。

  虽然,这两份工作都可以糊口,但比起国家公职人员还是差了很多。丈夫当了这么大的官儿,杨大爱也想托一托丈夫的关系,让弟弟们吃上“公家饭”。

  于是,杨大爱多次吹枕边风,软磨硬泡,让王昭耀在政治上“培养”一下她的弟弟杨枫。

  王昭耀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当即就拍胸脯保证,一定弄个官儿给大舅子当当。于是,在副省长姐夫的运作下,杨枫从一名化学老师,华丽转变为安徽淮南市气象局局长,所用时间不到一年。

  从教师到气象局局长,这跨行跨得不是一般的大。不过,杨枫能考上研究生,智商是摆在那里的,即便在一个全新的领域,上手也很快。

  王昭耀见大舅子如此上道,很是高兴。1999年年初,王昭耀把大舅子安插到了安徽省气象局副局长的位置上。不过,杨枫在气象局待了六年,待腻了,就委婉地向王昭耀表示,自己不想和老天爷打一辈子交道。

  走后门就算了,他居然还挑上了。若是普通人,高低得被骂,说不知好歹,但谁让杨枫有一个当省委副书记的姐夫呢?他不想当气象局副局长,王昭耀就把他安排到安徽宣城市行署,担任一个挂职的副专员。

  眼见大哥升官发财走上人生巅峰,杨哲信馋得眼睛都红了。他直接找到王昭耀,让王昭耀也给他弄个官儿。

  王昭耀有点不高兴。杨枫就算了,好歹也是一个研究生,而杨哲信连大学都没读,就只是一个货车司机。让他当官儿,当什么官儿?他能当好吗?真是水平没几两,胆子特别大。

  更何况,自己家里的人还没安排呢,怎么也轮不到妻子的娘家人。所以,王昭耀拒绝了,还把杨大爱骂了一顿:“你娘家的人,怎么个个都有官瘾?我老家的亲戚一个也没给帮忙啊!”

  “两个弟弟手掌手背都是肉,你做姐夫的怎么能厚此薄彼?”杨大爱哭着质问王昭耀,必须要王昭耀给她一个满意的结果。没道理大弟安排了,不安排小弟,不管,反正兄弟俩都要做官。

  王昭耀不松口,又不堪其扰,气愤地“离家出走”。杨大爱也是个狠人,丈夫走后,她哪儿也不去,就带着杨哲信待在家里,等丈夫回来。毕竟,王昭耀总不能一辈子不回家吧?

  就这样,一个没学历,没能力的货车司机,摇身一变,成为了砀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

  两个弟弟安排好后,杨大爱又开始琢磨,怎么给自己的孩子一个官职。毕竟,如果让丈夫只帮她娘家,那也太扎眼了。

  杨大爱和王昭耀有四个孩子,两儿两女。杨大爱找到丈夫,让丈夫给孩子们安排一个官职,顺便把她的工作也落实了。

  王昭耀一听到妻子的要求就头痛。给大舅子小舅子“走后门”已经是他的极限了,他虽然手握重权,但还没有到可以随心所欲的地步。正是因为坐的位子高,所以很多人都盯着,一个行差踏错就全完了。

  所以,谨慎的王昭耀没有像之前那样,无条件服从妻子的命令。他说,“造官”可以,但只能给大儿子和妻子,另外三个孩子,就让他们去自谋出路。

  接下来,王昭耀大手一挥,让毫无基础的杨大爱成为安徽省行政事务局接待处处长。儿子王伟在阜阳市政府办公室镀了一层金后,出任共青团安徽省委联络部副部长。

  把该安排的都安排好了后,王昭耀专门开了个家族会议,向这些“门外汉”传授为官之道。要不然,一个人翻车的话,一家人都要被一锅端。

  杨大爱作为“核心领导”,身担重任,被丈夫再三叮嘱,要管好儿子和两个弟弟,必须做到天天监控,月月报告,不出漏子。

  这就有点搞笑了。王昭耀想着不出漏子,但实际上,这几个人全身都是漏子,稳不了一点。杨大爱即便察觉了,也不会告诉王昭耀,而是藏着掖着。也就是说,根本不需要别人举报,他们自己就能把自己给玩死。

  杨枫好色,采用MBA的管理模式,管理了七个又有钱又漂亮的情妇。其中有好几个情妇,还是杨枫和王昭耀共享。

  别看杨哲信只是一个货车司机,这几个“关系户”中,他是最狠,最有“头脑”,也是胆子最大的一个。就如王昭耀对他的评价:本事不大,胆子不小。

  2001年年初,杨哲信走马上任,成为砀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当他以副部长的身份出现在会议现场时,在场的工作人员都愣住了。

  这年头,货车司机都能当上副部长,主持会议了吗?几乎不用想,就有人明白了其中关窍。不可说,不可说啊。

  不过,他们没想到的是,组织部副部长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四年时间里,杨哲信的升迁之路像是按了五倍速,从砀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到灵壁县委常委,再到组织部长,最后成为宿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从姐夫身上,杨哲信发现商机,看见了卖官的好处。组织部副部长嘛,就是对干部人事工作进行决策、指导、监督。这个岗位,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想当官?想升职?想换岗位?行啊,先交钱,过了副部长这一关再说。

  杨哲信一个货车司机,在官场上一路晋级,明眼人都知道他后台大。所以,杨哲信什么都不用做,自然有人会找他“办事”。

  根据纪委的调查的最终结果显示,2001年到2005年期间,一共有98人向杨哲信行贿,在人事任用方面“走后门”。

  杨哲信拿人钱财,替人办事,几乎每一次都能让行贿者心想事成。他非法受贿228次,受贿金额几千到几万不等,加起来有98.4万元,共卖出69个官位,有“卖官部长”之称。

  别人批发商品,他批发乌纱帽,你就说牛不牛吧?就这,还是无本万利的生意,只要动动嘴皮子,就财源滚滚来。

  据统计,灵壁县20多个乡镇全军覆没,领导都给杨哲信送过钱,就连某些私企干部都没有守住底线月,灵壁县某食品公司的副经理刘某找到杨哲信,想让杨哲信从中运作,帮他从“副经理”变成经理。

  2003年春节前,某县镇长高某想要当书记,给杨哲信送了三千块钱,成功坐上该镇“最高长官”的位置。

  2004年,县人事局局长宁某一口气往萝卜坑里塞了四根“萝卜”,将干部调整方案上报。为了让这四根“萝卜”顺利入坑,宁某亲自找到杨哲信,和他说了情况。

  2004年9月,朱某趁杨哲信来砀山县检查计划生育工作之际,悄悄和杨哲信接头,请求杨哲信把他调到一个好的部门去工作。除此之外,他孩子毕业后的工作,也请杨哲信关照一下。

  当然,这个“关照”不是免费的。12月,朱某为了让杨哲信上心,给他送了五万元现金。

  2002年,宿州准备撤掉医药局,建立药监局。时任砀山县医药局副局长的张世贵感觉自己可能乌纱帽不保,就找到了杨哲信,以一万块钱为报酬,让杨哲信把他弄到新成立的药监局去。

  杨哲信一顿操作猛如虎,张世贵成功脱颖而出,被砀山县推到了药监局面前。但是,当药监局审查张世贵的身份时,意外发生了。

  进药监局的基础门槛,就是国家公务员的身份,但张世贵不是国家公务员,仅仅只是企业干部而已。

  急得上火的张世贵再次找到杨哲信,让杨哲信想想办法,看能不能让自己糊弄过去,圆梦药监局。

  于是,杨哲信想了一个好主意。他找人私自刻了砀山县人事局、砀山县劳动局、宿州市人事局、宿县地区行署人事局、砀山县林业局等部门的公章,给张世贵伪造了一个“公务员”身份,成功通过药监局审查。

  后来,这五枚公章都被杨哲信收在办公的地方里,准备为亲朋好友“招工”、“招干”。有了这些假章,就算没有工作岗位,他也能给弄一个出来。

  好家伙,卖官就已经是胆大包天了,这厮居然还私刻公章,卖假官。由此可见,杨哲信已经猖狂到了一个常人很难来想象的高度。

  事实证明,老天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当杨哲信认为假章在手,天下我有,可以痛痛快快地大干一场时,他的好哥哥后院起火了。

  2005年4月,杨大爱和王伟被“双规”。9月,山东省人民检察院对王昭耀立案侦查。

  杨哲信听到风声,顿感大事不妙。此时,他家里还放着朱某给的五万块钱呢,这可如何是好!

  于是,杨哲信心急火燎地安排妻子尤某给朱某打电话,让朱某把钱拿走。但不知道为啥,朱某没拿。

  尤某告诉朱某,王家和杨家出事了,如果有人调查这五万块的事情,就说这钱是借给他们买房子的。然后,尤某就开始联系以前给杨哲信送钱的人,又是归还赃款,又是串口供,忙得不得了。

  2005年9月29日,随着王昭耀被逮捕,“安徽第一权力家族”灰飞烟灭。没了遮风挡雨的大树,杨哲信自保能力为零,很快就被拉下了水。他往日犯下的所有罪行,都被调查了个清清楚楚。

  庭审过程中,杨哲信表现得很冷静,很少说话。只有在回答法官的问题时,他才会下意识地抖动双腿,暴露心中的不安和焦虑。

  6月,杨哲信一案一审宣判。他因受贿、伪造国家机关证件印章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杨哲信不服,提起上诉。

  三个月后,省高院作出终审判决,将一审的14年有期徒刑减为12年零六个月。也就是说,如今的杨哲信已经出狱了。

  出狱后的杨哲信过着怎样的生活呢?没人知道。十几年的牢狱之灾,希望他戒掉贪念,好好做人吧。

  大河网-安徽原省、市委副书记共用情妇——“安徽第一权力家族”升迁、覆灭轨迹